錢,作為商品交換的等價物,在社會經濟活動中能產生無與倫比的力量!
曾經有故事流傳:
在某年的一天,小鎮上的客棧來了一位旅客 。見這旅客口袋有錢,客棧老板開口向來客暫借1000元,說第二天就還。然后客棧老板趁旅客休息,拿著這1000塊錢去找隔壁賣肉的,還他這幾個月欠下的肉錢,賣肉的收到錢后就把這1000塊錢拿去還給賣豬的,賣豬的又拿著1000塊錢去還他欠下的飼料款,那個賣飼料的老兄拿到1000塊錢趕忙拿去付清他招妓的錢,有了這1000塊錢,這名妓女沖到客棧付清了她所欠的房錢。第二天,旅客拿回這1000塊錢和利息高高興興地走了。
這一天,沒有人生產了什么東西,也沒有人得到了什么東西,可是全鎮的債務都還清了,大家都很開心看到這個故事的結局。但也有人說老板虧了!其實,老板不虧,因為他本來欠人家1000元的豬肉錢呢!
一個也不虧,這就是錢的力量,有了這1000元,一批債主都不需要跑路了,各不相欠,安居樂業,小鎮依然充滿著生機。
如果沒有這位旅客的1000元,小鎮的故事可能會出現第二個版本:
這是炎熱小鎮慵懶的一天。太陽高掛,街道無人,每個人都債臺高筑,靠信用度日。
屠夫琢磨著隔壁旅館店主欠的肉錢也該給了,自己天天欠豬農的錢也不是事兒。于是他走進旅館向店主嚷嚷:“快點把錢還我,不然我去告你,讓法官把你的小店拍賣了!”店主很著急,向妓女討要所欠的房錢:“不給錢就讓警察把你抓起來!”妓女一直沒有客人,又不想被抓,只好逃跑了。旅館被拍賣,因為每個人都債臺高筑,沒有人出價,店主破產了。屠夫還不起買豬的錢破產了,豬農還不起買飼料的錢破產了。賣飼料的老兄沒有生意做,搖搖頭離開了鎮子。大家都是輸家,就因為那一千元。
故事也可能出現第三個版本:
客棧老板道德淪喪,欠錢不還,把旅客的1000元占為己有。旅客為了追回1000元,告到了官府,但官府的和老板是一伙的,打官司也拿不回錢,還威脅旅客再鬧事就要抓人了......小鎮爾虞我詐,趁火打劫,人人自危,外地客商望而生畏,紛紛出走……
無論什么社會形態,意識決定故事版本,從古至今,概莫能外。
話說當今,關于借雞生蛋、借錢不還的故事知多少?
根據中誠信國際“地方債務通”統計數據,2021年,全國有42家政府城投平臺公司債務違約,其中貴州有29家,在全國占比達70%(2020年在全國占比是52%)比同期增長35%之多。而在貴州29家違約城投平臺中,遵義達13家,在全省占比達45%。在遵義違約的政府平臺中,有三家是市級平臺,10家是區縣級平臺。在質量上,全國區域,此消彼長,全國偶發省份的債務違約是輕微的,一般都能在短期內得到解決,呈同期遞減趨勢,而在貴州卻有增無減。以遵義為例,不僅違約數量呈快速增長,而且言而無信,久欠不還,負面影響在全國史無前例,絕無僅有。
有21世紀經濟報道,根據Wind數據統計,今年以來,因債務違約,且有的多次被納入失信執行人,全國共有11家城投公司信用評級被下調,其中遵義就有5家,竟在全國占比達45%。這5家分別是遵義市播州區城市建設投資公司 、遵義市湘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、(遵義市紅花崗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、遵義市新區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、遵義市交旅投資集團有限公司,其他6家分別是:宜昌交投(湖北)、安順國資(貴州)、文山城投(云南)、六盤水交投(貴州)、凱里開元城投(貴州)、閬中投資(四川)。
梳理了一下,是違約失信被執行人、又是評級下調,全國有11家,其中在全國人口占比0.5%的遵義有5家,在全國占比達45%!
數據說明一切,遵義一騎絕塵,全國第一。
在這一串數據背后又有多少投資人身陷其中,本息無歸!
近幾年,涉足遵義的全國自然人集合投資的公司管理人有:金元百利、首譽光控、中電投、長安資產、東海瑞京、國釜資產 、陜國投、中信信托、大業信托、中泰信托、華融信托、中江信托、國通信托、光大信托、中糧信托、國民信托、華澳信托、長安信托、國元信托……公司之多,實難統計。每個公司單一產品就集合有數百人,時有一家公司同時發有幾個不同的項目。以金元百利為例,2017年后,同時發有三個不同融資項目,分別為,遵義湘江投資(集團)有限公司4億元、遵義建設4億元、遵義播州國投2億元,結果均遭違約爆雷。
遵義借雞生蛋,借錢不還,讓全國無數投資人及其家庭深感絕望,倍受傷害。
主帖獲得的天涯分:0
樓主發言:5次 發圖:0張 | 添加到話題 |